教師資格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您現在的位置:中公教師網 > 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 > 綜合素質 > 中學 >
來源:中公教師資格考試網作者:劉蓓 時間:2021-11-17 11:55:37
一、考情介紹
教資綜合素質考試中,文化素養知識內容較多,主要以選擇題形式考察。今天,對明朝文化內容進行梳理。
二、內容
(一)思想
1.王陽明
王陽明本名王守仁,繼承陸九淵的“心學”并發揚光大,他的思想強調“致良知”及“知行合一”,所謂“致良知”,即是要求人們從事于“去人欲,存天理”的修養。所謂“知行合一”,即知與行合二而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隙ㄈ说闹黧w性地位,將“人”的主動性放在學說的重心。
2.李贄
李贄反對“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反對把儒家經典看作是真理的標準,對理學進行了激烈的批判,肯定“人欲”的價值,認為人的道德觀念系源自于對日常生活的需求,表現追求個體價值的思想。
(二)文學
1.小說
《水滸傳》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創作的,是根據宋元以來有關宋江三十六人故事的話本和雜劇編寫而成。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同時也是漢語言文學中具備史詩特征的作品之一,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深遠的影響。
《三國志演義》是羅貫中根據長期流傳于民間的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故事編寫成的,是中國第一部根據歷史編成的小說。書中描寫了魏蜀吳三國之間復雜錯綜的軍事和政治斗爭,塑造了許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的形象。
吳承恩作的《西游記》通過各種神化的故事和人物,揭露了明統治者的腐朽以及封建社會的丑惡現象,同時歌頌了中國勞動人民反抗壓迫,堅決向一切災害困難和邪惡勢力作斗爭的精神品質?!段饔斡洝肥侵袊衲≌f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
2.戲曲
在明代,流行的戲曲唱腔中,主要有弋陽腔和昆山腔(昆腔)
明代劇作中最負盛名的是《牡丹亭》,該劇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后起死回生,終于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該劇是中國戲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與《西廂記》、《竇娥冤》、《長生殿》合稱中國四大古典戲劇。該劇文辭典雅,語言秀麗。
(三)科技
1.農學
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是探究農業科學、總結中國歷代農學著作和當時農業生產經驗并吸收西方科學技術編著而成的一部科學巨著。全書分為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蠶桑廣類、種植、牧養、制造、荒政等十二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一部古農書,反映了明代最新的技術成就和歐洲先進的水利技術。
2.歷法
徐光啟的《崇禎歷書》是明代崇禎年間為改革歷法而編的一部叢書,共46種,137卷。由徐光啟主持的歷局負責編纂,從多方面引進了歐洲的古典天文學知識。
(四)藝術
1.繪畫
沈周,《廬山高圖》為代表,粗筆作品以《京江送別圖》等為代表。
唐寅,號伯虎,又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等。自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其代表作有《事茗圖》卷、《王蜀宮妓圖》(又稱《孟蜀宮妓圖》)、《騎驢思歸圖》等。
2.瓷器
明代制瓷業以景德鎮為中心獲得了發展。主要成就是:景德鎮瓷胎繼續沿用了元代的“二元配方法”,創造了“脫胎”瓷器。石灰堿釉基本形成,發明了吹釉法。除江西景德鎮外,福建德化的象牙白,山西晉南的法華三彩,也都反映了明代制瓷技術的杰出成就。
3.書法
明朝朝廷極力推崇書法,明朝書法以行書和草書為主。明初臺閣體盛行。明中期書法開始朝尚態方向發展。晚明書壇興起一股批判思潮,書法上追求大尺幅,震蕩的視覺效果。
4.建筑
明代的建筑工藝創下新成就。南京和北京城池都是明朝建筑作品。南京城營建于洪武二年,完成于洪武十九年,城墻周長達66里,一般寬10-18米,高12-15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城墻。明朝的宮殿建筑也十分宏偉,如故宮、天壇、太廟等。明代帝陵工程浩大,可謂歷代之最。而在明代被重建的萬里長城(明長城)更是舉世無雙的巨作,保衛明朝的邊疆。
三、習題演練
1.在《水滸傳》中,“醉打蔣門神”“拳打鎮關西”的兩個人物分別是( )。
A.林沖、武松 B.魯智深、楊志 C.楊志、林沖 D.武松、魯智深
1.【答案】D。解析:“醉打蔣門神”的主要內容是武松發配至孟州牢城營,管營施忠之子施恩,慕其名,二人結拜。施恩的酒店被惡霸蔣門神霸占,武松聞之大怒,帶酒趕至快活林,痛打蔣門神,奪回酒店。“拳打鎮關西”的主要內容是魯智深聽聞有一戶“鎮關西”老爺,虛錢實契強占民女,打抱不平,不料三拳將鎮關西打死了,倉皇離去。
2.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提倡“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贄 D.王陽明
2.【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歷史常識。
A選項,董仲舒,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主張為武帝所采納,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正統思想,影響長達二千多年。
B選項,朱熹,字元晦,號晦庵,世稱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C選項,李贄反對“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反對把儒家經典看作是真理的標準,對理學進行了激烈的批判,肯定“人欲”的價值,認為人的道德觀念系源自于對日常生活的需求,表現追求個體價值的思想。
D選項,王陽明本名王守仁,繼承陸九淵的“心學”并發揚光大,他的思想強調“致良知”及“知行合一”,所謂“致良知”,即是要求人們從事于“去人欲,存天理”的修養。所謂“知行合一”,即知與行合二而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綜上所述,故本題答案為D。
搜索
微信:中公教師考試
中公教師官方微信
微信:中公教師資格考試
共享信息全面備考
中公教師題庫
隨時隨在線做題
視頻號:中公教師考試+
碎片時間也能學習
本欄目為您提供教資綜合素質考試之明朝文化_中公教師網 ,更多教資綜合素質考試之明朝文化_中公教師網相關內容,請關注中公教師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