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您現在的位置:中公教師網 > 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 > 學科知識與能力 > 音樂 >
來源:中公教師資格考試網 時間:2021-06-10 21:01:14
福建南音
福建南音,又叫南管、南曲、南樂。南音的三大組成部分是“曲”(散曲)、“指”(套曲)、“譜”(器樂曲),包括清唱和器樂演奏兩種藝術形式。
福建南音演唱講究咬字吐詞、歸韻收音。南曲曲調優美,節奏徐緩,藝術風格古樸優雅,委婉深情。演奏形式按使用樂器的不同,分“上四管”和“下四管”兩種,上四管中以洞簫為主的稱為洞管,以品簫為主的稱為品管。
最著名的有《四時景》《梅花操》《八駿馬》《百鳥歸巢》。樂隊樂曲有洞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嗩吶、響盞、銅鈴、扁鼓等組成。
南音是中國音樂史上的一塊“活化石”,被稱為“晉唐遺音”。音樂界權威人士曾得出結論:“中國的音樂是全世界最古的音樂,而中國音樂之中,則以南音為最古。”南音的基礎是唐代“大曲”,在中國音樂史上,唐代的宮廷音樂是中國封建社會貴族音樂發展的最高峰。隨著唐末和五代十國時期中原戰亂,貴族、官宦和地主紛紛南遷,唐玄宗統治時期形成的“大曲”,被帶入福建,為南曲起了催生的作用。后來在廣泛流傳和演唱過程中,南樂又受到元曲、昆曲、弋陽腔、佛曲和地方戲曲的影響,豐富了藝術的表現內涵。
搜索
微信:中公教師考試
中公教師官方微信
微信:中公教師資格考試
共享信息全面備考
中公教師題庫
隨時隨在線做題
視頻號:中公教師考試+
碎片時間也能學習
本欄目為您提供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能力知識點_中公教師網 ,更多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能力知識點_中公教師網相關內容,請關注中公教師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