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您現在的位置:中公教師網 > 中國教師招聘考試 > 教育公共基礎知識 > 教育心理學 >
來源:中公教師招聘考試網作者:靳秋月 時間:2021-11-22 17:18:47
眾所周知,教師招聘考試中考頻較高的就是相關人物及思想的考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回顧教育心理學中常見的人物之奧蘇貝爾的相關內容。
奧蘇貝爾是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是認知學派的典型代表人物。他主要關注學校學習理論的研究,同時在理論醫學、發展心理學等領域也有研究。他學習理論的核心是有意義學習和同化理論。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奧蘇貝爾的思想,體會其中的無窮奧秘!
首先介紹考情。就奧蘇貝爾的思想而言,從考查題型來說,主要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以及簡答題四種形式;從考查方式來說,主要從識記類和理解類兩種角度出題。故考生在學習該部分內容時若能將相關思想前后聯系,就能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其次介紹奧蘇貝爾的思想匯總。
一、學習的分類【分類依據單選、分類名稱單選或多選、概念單選、例子單選或判斷】
分類依據 |
名稱 |
概念 |
學習進行的方式 |
接受學習 |
以結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傳授,學生接受 |
發現學習 |
要學習的內容由學生自己獨立思考、探索、發現而獲得 |
|
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的關系 |
機械學習 |
當前學習與已有知識未建立某種有意義的聯系 |
有意義學習 |
當前學習與已有知識建立起實質性的、有意義的聯系 |
在考查例子單選時,會出現分類的交叉選項,即呈現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有意義的發現學習、機械的接受學習和機械的發現學習四個選項。
遇到此類情況不用驚慌,注意做題技巧即可。
第一,查看給出的例子是“學生自學”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形式,若為“學生自學”則屬于發現學習,若為“教師講、學生聽”則屬于接受學習。
第二,查看給出的例子有無將新知和舊知聯系在一起,若新舊知建立起聯系則為有意義學習,若新舊知無聯系則為機械學習。舉例說明“科學研究”的學習類型,首先科學研究是科學家通過自己的探索獲得真理的過程,故屬于發現學習;其次科學研究過程中需要將以往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當前的實際情景中,將舊知與新知建立起某種聯系,故屬于有意義學習。綜上所述,科學研究屬于有意義的發現學習。
二、有意義學習的概念及條件【概念單選、例子單選、條件多選或簡答】
在奧蘇貝爾看來,教學過程是讓學生接受間接知識的過程,所以教學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學生必須以接受性的間接方式來獲取大量知識。他引用有意義學習的理論來分析該問題,認為接受式學習未必是機械的,它同樣可以是有意義的。教師是否能讓學生將有潛在意義的學習材料跟他們已有的認知體系相結合,是問題的關鍵。故他認同有意義的接受學習。
1.有意義學習的概念
有意義學習就是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非人為的(內在邏輯)、實質性的(非字面)聯系。
理解有意義學習需要遵循兩條標準:(1)新舊知的非人為聯系,即新舊知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合理的、自然的而非人們主觀強加的關系。如學習英文單詞“Thank you”,并不知道其構成及意義,僅以漢語類似發音“三克油”來記,這種通過讀音來聯想英文單詞就是人為聯系,而真正理解“Thank you”的含義“謝謝你”就是非人為聯系。(2)新舊知的實質性聯系,即新的符號代表的觀念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的觀念完全等值。用等值的語言表達不同的話,其關系不變。如學生掌握2×5=10.能確定2個5之和是10.這表明學生認知結構中的原觀念“2個5之和是10”與“2×5=10”的新觀念建立了實質性聯系。
2.有意義學習的條件
(1)外部條件:學習材料應當具有邏輯意義;材料應該是在學生學習能力范圍之內的,符合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
(2)內部條件:學習者需具有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適當的知識,以便與新知識進行聯系;學習者必須積極主動地使具有潛在意義的知識與他認知結構有關的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
以上就是總結的奧蘇貝爾的部分教育思想,剩余內容敬請期待!
三、習題檢測
1.【單選題】機械學習與有意義學習劃分的主要依據是( )。
A.學生是否理解學習材料
B.學生是否主動學習
C.要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主動呈現還是由學生發現
D.學習目的是解決問題還是獲得知識
1.【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機械學習與有意義學習的區分。從學習性質與形式來說,奧蘇貝爾根據以下兩個維度對認知領域的學習進行了分類。根據學習進行的方式,學習分為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根據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的關系,學習分為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其中,機械學習是指當前的學習沒有與已有知識建立某種有意義的聯系;有意義學習是指當前的學習與已有知識建立起實質性的、有意義的聯系。由此可知,學生是否理解學習材料是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劃分的主要依據。A項正確。
BCD三項均為干擾選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綜上所述,正確答案為A。
2.【多選題】下列屬于實現有意義學習的條件有( )。
A.學習者的心向 B.學習材料的邏輯意義
C.學生認知結構中有適當的知識基礎 D.鼓勵學生交流
2.【答案】ABC。解析:本題考查有意義學習的條件。有意義學習的產生既受客觀條件(學習材料的性質)的影響,也受主觀條件(學習者自身因素)的影響。(1)從客觀條件看,包括:學習材料應當具有邏輯意義;材料應該是在學生學習能力范圍之內的,符合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2)從主觀條件看,包括:學習者需具有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適當的知識,以便與新知識進行聯系;學習者必須積極主動地使具有潛在意義的知識與他認知結構有關的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因此,A、B、C三項正確。
D項為干擾選項,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BC。
注:本文章用于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搜索
微信:中公教師考試
中公教師官方微信
微信:中公教師資格考試
共享信息全面備考
中公教師題庫
隨時隨在線做題
視頻號:中公教師考試+
碎片時間也能學習
本欄目為您提供縱橫交錯之奧蘇貝爾思想匯總_中公教師網 ,更多縱橫交錯之奧蘇貝爾思想匯總_中公教師網相關內容,請關注中公教師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