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您現在的位置:中公教師網 > 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 > 學科知識與能力 > 美術 >
來源:中公教師資格考試網 時間:2021-09-19 16:46:00
秦漢雕塑的巨大氣魄和強健精神,為中國雕塑的歷史留下了輝煌的一頁,稱為中國雕塑史上的第一個高峰。
秦漢雕塑藝術特色:
這一時期的雕塑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力量將中國雕塑推向了高峰,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大型紀念性石雕的出現和標志性明器雕塑的產生,以及工藝性雕塑也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將雕塑藝術視作宣揚統一功業、顯示王權威嚴、美化陵園建筑、紀念功臣將帥的有力工具。
秦漢雕塑藝術不同:
秦代追求寫實逼真,漢代講究寫實生動。秦代代表為秦兵馬俑,漢代代表為霍去病墓前石刻。
1.陶
秦始皇陵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發現于1974年,出土于陜西臨潼西楊村。1、2、3號兵馬俑坑的總面積2萬余平方米,共有陶俑、陶馬約8000件。秦陵兵馬俑在塑造藝術上采用生動寫實的手法,可謂“致廣大而盡精微”。
擊鼓說唱俑,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的擊鼓說唱俑(東漢)和郫縣出土的立式說唱俑(東漢),手法簡潔,造型夸張,將民間說唱藝人興高采烈、自我陶醉的神情,刻畫的惟妙惟肖,令人過目難忘,堪稱東漢陶塑之杰作。
2.石
霍去病墓石刻,為西漢武帝時名將霍去病所建,能征善戰但英年早逝,漢武帝為表彰其卓越功勛,特賜陪葬茂陵,為紀念霍去病在河西戰役中取得的關鍵性勝利,以獨特的設計意匠和氣勢宏偉的石雕群建成一座紀念碑式的墓冢,被稱“為冢像祁連山”。
馬踏匈奴,表現的是一匹昂首屹立的戰馬,四足下踏著一名手持弓箭的匈奴士兵,以戰馬象征西漢政權的聲威和霍去病的戰功。雕塑中戰馬驃悍、雄壯、鎮定自如、巍然挺立。匈奴仰首、蜷縮、手持弓箭、企圖掙扎。工匠用這一人一馬,高度地概括了霍去病戎馬征戰的豐功偉績。
馬踏匈奴石刻運用循石造型的藝術手法,巧妙地將圓雕、浮雕、線刻等技法融匯在一起。從馬頭到馬背的部分做了大起大落的處理,形象醒目。馬的腿、股、頭和頸部鑿刻了較深的陰線,使勇敢而忠實的戰馬躍然而出。馬腹下不做鑿空處理,雖是技術的局限,但加強了作品的整體感和厚重、穩定的感覺。
3.青銅
長信宮燈,河北滿城西漢竇綰[wǎn]墓出土。鎏金制作,構造精美,捧燈之宮女作跪地侍奉狀,眉宇間蘊藏著被奴役者的痛苦神情,人物性格鮮明,具有人物雕塑藝術特點。利用虹吸的原理,人像中空,可以容納煙垢,手臂充作煙道,是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堪稱工藝雕塑的典范。
馬踏飛燕,甘肅武威雷臺東漢墓葬出土。馬踏飛燕塑造了一只神速的駿馬三足騰空,一足踩在展翅疾飛的燕隼[sǔn]背上,暗示天馬奔馳的速度超過了燕隼,具有攜風帶雨的氣勢。其側視的基本構圖呈倒三角形,運動感很強。創作者通過燕隼張開的雙翅,巧妙地加強了雕塑支點的穩定感,同時以燕隼的疾飛之態烘托出天馬的神速,取得了內容與形式、技術與思想的完美統一,堪稱中國古代青銅雕塑的奇葩,其形態被設計成中國國家旅游局標志。
搜索
微信:中公教師考試
中公教師官方微信
微信:中公教師資格考試
共享信息全面備考
中公教師題庫
隨時隨在線做題
視頻號:中公教師考試+
碎片時間也能學習
本欄目為您提供教師資格美術筆試-秦漢雕塑_中公教師網 ,更多教師資格美術筆試-秦漢雕塑_中公教師網相關內容,請關注中公教師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