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您現在的位置:中公教師網 > 中國教師招聘考試 > 教育公共基礎知識 > 教育學 >
來源:中公教師招聘考試網作者:馬巍 時間:2021-11-22 20:30:06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會涉及眾多人物混淆知識點,因此特在此總結相關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記憶和學習。
1.孔子:《論語》“仁、禮”;“有教無類”偏重社會人事、文事,輕視科技與生產勞動“啟發誘導”“因材施教”“學、思、行相結合”“溫故知新”“博學于禮,約之于禮”。
2.孟子:“性善論”、“發掘人的潛能”、“教育目的在于明人倫”、“理想的大丈夫人格”。
3.荀子:“性惡論”、“化性起偽”、“聞-見-知-行”“知微而論”。
4.墨子:“兼愛”“非攻”;“注重文史知識、邏輯能力、實用技術”;“親知、聞知、說知”。
5.蘇格拉底:“問答法”;“產婆術”;“歸納法”“諷刺定義助產術”“美德即知識”。
6.柏拉圖:《理想國》“理性的培養是教育目的論的核心”;“教育于游戲之中”“教育的最高目標培養哲學王”。
7.亞里士多德:“百科全書式”;“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首提教育遵循自然”;“對兒童進行分階段(7年)教育、和諧教育”“教育是國家的,所有人應受同樣的教育”。
8.昆體良:《雄辯術原理》《論演說家的教育/培養》西方最早教育著作“教學法大師”“班級授課進行闡述萌芽”。
9.培根:“首提把教育學作為獨立學科”;“歸納法”。
10.夸美紐斯:《大教學論》獨立學科的標志,1632年,近代第一本教育學著作;“泛智教育”“提出普及教育思想”《世界圖解》“教育適應自然”。“班級授課制”;“教學原則:直觀性、系統性、量力性、鞏固性、自覺性”、“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尚、最優越的職業”
11.盧梭:《愛彌兒》“性善論”“發現兒童論”“自然主義教育”“兒童中心論”
12.康德:《康德論教育》“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動物”“哥尼斯堡大學開設講座”
13.裴斯泰洛齊:《林哈德與葛篤德》“教育心理學化”、“要素教育論”。
14.洛克:《教育漫話》“白板說”“天賦的智力人人平等”“紳士教育論”;“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助于個別教導”
15.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規范教育學的建立,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現代教育學之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倫理學、心理學”“可能的目的:與兒童未來所從事的職業有關”;“必要的目的:養成內心自由、完善、仁慈、正義、公平等道德觀念”;“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教育性教學”;“明了、聯合、系統、方法”;“課堂教材、教師中心”;“傳統教育理論代表”;“統覺理論”。
16.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兒童、活動經驗中心”“現代教育理論代表”“實用主義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教育無目的論”“從做中學”;“五步教學法:情境-問題假設-解決驗證”:“教育適應生活說”;“活動課程代表人物”;“兒童中心論”。
17.凱洛夫:《教育學》世界上第一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
18.楊賢江:《新教育大綱》我國第一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
19.克魯普斯卡婭:《國民教育與民主制度》最早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探討教育學問題的著作。
20.蔡元培:“五育并舉: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造就完全人格”“毛澤東評價:學界泰斗,人世楷模”;“1917年在《新青年》發表《以美育代宗教說》”;“任命北大校長”。
21.黃炎培:職業教育先驅、職業教育之父。
22.晏陽初:“四大教育:文藝、生計、衛生、公民教育”“三大方式:家庭、社會、學校”“國際平民教育之父”。
23.梁漱溟:“創造新文化、救活舊農村”;“鄉村教育”。
24.陶行知:“教育生活理論”“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毛澤東稱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宋慶齡稱萬世師表”。
25陳鶴琴:“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
注:本文章用于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搜索
微信:中公教師考試
中公教師官方微信
微信:中公教師資格考試
共享信息全面備考
中公教師題庫
隨時隨在線做題
視頻號:中公教師考試+
碎片時間也能學習
本欄目為您提供教育學“人物篇”_中公教師網 ,更多教育學“人物篇”_中公教師網相關內容,請關注中公教師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