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您現在的位置:中公教師網 > 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 > 教育綜合知識與能力 > 保教知識與能力 >
來源:中公教師資格考試網 時間:2021-11-12 16:36:23
考情分析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內容。幼兒教師只有了解幼兒游戲的種類,清楚幼兒在不同年齡時期的主要游戲類型,才能更好的在生活中開展適合幼兒的游戲,引導幼兒快樂成長。因此游戲的分類這一知識點在教資考試中考查的頻率是非常高的。以單選題為主,考查方式是給出幼兒游戲的例子,反選出對應的游戲類型,或者是給出分類維度,選出屬于該維度下的游戲種類??傮w來說需要考生對游戲的分類進行深度的理解和識記。
知識點詳解
(一)根據兒童認知發展分類(皮亞杰)
1.練習性游戲
游戲發展的最初形式,也稱機能游戲、感覺運動游戲或探索性游戲,發生于感知運動階段。主要表現形式為重復的操作物體或徒手游戲。反復地搖嘩啷棒,不斷地抓、丟玩具,繞著房間四周跑等等是這種游戲的典型表現。
2.象征性游戲
兒童游戲的高峰,也稱想象游戲或假裝游戲,發生于前運算階段。主要表現形式為通過使用替代物或扮演角色的方式,來模擬社會生活的假裝或想象游戲。
比如說:泡泡最近熱衷“做媽媽”,每天媽媽下班后都要求媽媽扮演她的寶寶。她會要求“寶寶”回家后去洗手,然后她假裝用杯子倒水給“寶寶”喝,還會陪“寶寶”搭一會積木,給“寶寶”唱歌,如果“寶寶”看手機超過一定時間,還要限制不可以看手機和平板。會問“寶寶”是不是餓了,想吃什么,假裝自己給“寶寶”做飯吃。
上述案例中泡泡將媽媽想象成“寶寶”,將自己想象成“媽媽”,就是象征性游戲的典型表現。
3.結構游戲
又稱建構游戲,是指幼兒利用各種建筑和結構材料(積木、積塑、金屬結構材料、沙、雪等)進行各種建筑和構造活動,以及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主要發生在前運算階段。我們經常在生活中看到幼兒搭雪花片、搭積木都屬于結構游戲。
4.規則游戲
是指兒童按照一定規則進行的、帶有競賽性質的游戲。多發生在具體運算階段。突出特點是游戲規則外顯,游戲的角色內隱。游戲的競爭性決定了游戲的規則性。常見的規則游戲有賽跑、木頭人等。
(二)根據兒童社會行為發展分類(帕頓)
1.偶然行為
主要出現在嬰兒期,也稱之為無所事事。比如說數自己的手指,在沙發上跳來跳去。
2.旁觀游戲
表現為自己并不參加游戲,只是在旁邊觀看別的小朋友玩游戲,有時候還會指指點點。
3.單獨游戲
單獨玩自己的玩具,不和其他小朋友交談,玩具也和別人不一樣。
4.平行游戲
孩子各玩各的,游戲的內容和玩具是相似的,但是并不互相協作。
5.聯合游戲
幾個孩子一起玩,也會交談游戲的內容、借還玩具,但沒有共同的目標和分工。
6.合作游戲
幾個孩子共同游戲,有共同的游戲目標,并進行分工協作。
(三)根據游戲的教育作用(或功能)分
1.創造性游戲
包括角色游戲、表演游戲和結構游戲。
(1)角色游戲
表現為幼兒扮演角色,反映生活主題,是幼兒期最典型的游戲。常見的角色游戲有:娃娃家、小商店、小醫院、郵局等。
(2)表演游戲
表現為幼兒扮演角色,再現文化作品(故事、童話等)。常見的表演游戲有:木偶戲、影子戲、桌面表演等。
(3)結構游戲
又稱“塑造工程師的游戲”,表現為利用各種結構材料(積木、沙、石、泥、雪等)進行搭建活動。
2.有規則游戲
是指教師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標設計的游戲。特點是競爭性和文化傳承性。主要包括:
(1)體育游戲:賽跑、丟手絹、老鷹捉小雞等。
(2)音樂游戲:搶椅子、擊鼓傳花等。
(3)智力游戲:拼圖、下棋、找不同等。
易混點區分
試題解析
1.【2021】幼兒通過塑造角色表現文藝作品內容的游戲是( )。
A.角色游戲 B.結構游戲 C.智力游戲 D.表演游戲
1.【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幼兒游戲的分類。
A項表現為幼兒扮演角色,反映生活主題,是幼兒期最典型的游戲;
B項又稱“塑造工程師的游戲”,表現為利用各種結構材料(積木、沙、石、泥、雪等)進行搭建活動;
C項是有規則游戲的一種,常見的有搶椅子、擊鼓傳花等;
D項表現為幼兒扮演角色,再現文化作品(故事、童話等)。
題干中描述的是“塑造角色表現文藝作品”,符合表演游戲的定義。
因此本題選D。
2.【2020】幼兒賽跑、下棋一般屬于( )。
A.表演游戲 B.建構游戲 C.角色游戲 D.規則游戲
2.【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幼兒游戲的分類。
A項表現為幼兒扮演角色,再現文化作品(故事、童話等);
B項又稱“塑造工程師的游戲”,表現為利用各種結構材料(積木、沙、石、泥、雪等)進行搭建活動;
C項表現為幼兒扮演角色,反映生活主題,是幼兒期最典型的游戲;
D項是指教師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標設計的游戲。主要包括音樂、體育和智力游戲。
題干中描述的“賽跑、下棋”是體育和智力游戲,屬于規則游戲。
因此本題選D。
3.【2015】幼兒以積木、沙、雪等材料為道具模仿周圍現實生活的游戲是( )。
A.表演游戲 B.結構游戲 C.角色游戲 D.規則游戲
3.【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幼兒游戲的分類。
A項表現為幼兒扮演角色,再現文化作品(故事、童話等);
B項又稱“塑造工程師的游戲”,表現為利用各種結構材料(積木、沙、石、泥、雪等)進行搭建活動;
C項表現為幼兒扮演角色,反映生活主題,是幼兒期最典型的游戲;
D項是指教師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標設計的游戲。主要包括音樂、體育和智力游戲。
題干中描述的“積木、沙、雪等材料”是結構材料,屬于結構游戲。
因此本題選B。
4.【2015】兒童最早的游戲類型是( )。
A.練習性游戲 B.結構游戲 C.角色游戲 D.規則游戲
4.【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幼兒游戲的分類。
A項是游戲發展的最初形式,也稱機能游戲、感覺運動游戲或探索性游戲,發生于感知運動階段。主要表現形式為重復的操作物體或徒手游戲;
B項又稱“塑造工程師的游戲”,表現為利用各種結構材料(積木、沙、石、泥、雪等)進行搭建活動;
C項表現為幼兒扮演角色,反映生活主題,是幼兒期最典型的游戲;
D項是指教師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標設計的游戲。主要包括音樂、體育和智力游戲。
題干中描述的“最早的游戲類型”是練習性游戲。
因此本題選A。
5.【2014】幼兒反復敲打桌子,在房間里跑來跑去,在椅子上搖來搖去。這類游戲屬于( )。
A.機能性游戲 B.結構游戲 C.象征性游戲 D.規則游戲
5.【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幼兒游戲的分類。
A項是游戲發展的最初形式,也稱機能游戲、感覺運動游戲或探索性游戲,發生于感知運動階段。主要表現形式為重復的操作物體或徒手游戲;
B項又稱“塑造工程師的游戲”,表現為利用各種結構材料(積木、沙、石、泥、雪等)進行搭建活動;
C項也稱想象游戲或假裝游戲,發生于前運算階段。主要表現形式為通過使用替代物或扮演角色的方式,來模擬社會生活的假裝或想象游戲;
D項是指教師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標設計的游戲。主要包括音樂、體育和智力游戲。
題干中描述的“反復敲打、搖來搖去”符合機能游戲的特點。
因此本題選A。
搜索
微信:中公教師考試
中公教師官方微信
微信:中公教師資格考試
共享信息全面備考
中公教師題庫
隨時隨在線做題
視頻號:中公教師考試+
碎片時間也能學習
本欄目為您提供教資知識點詳解——幼兒游戲的分類_中公教師網 ,更多教資知識點詳解——幼兒游戲的分類_中公教師網相關內容,請關注中公教師考試網